同步推微信公众账号
同步推微信番鼠公众账号
手机客户端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在移动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候,以电视为代表的客厅娱乐是十分重要的战场,也是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

曾几何时,当客厅娱乐被任天堂与索尼PlayStation瓜分的时候,软件巨头微软不甘示弱地提出了"要从书房占领客厅的“目标,于是,在微软不惜重金的支持和推广之下,Xbox在客厅娱乐上有了自己的一片天下,也足以证明这片战场的重要性。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影音、游戏等娱乐方式逐步便携化,重心朝着移动设备倾斜,客厅娱乐的份额被不断蚕食。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远不如使用手机和平板的时间来得多,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客厅娱乐不再重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天堂、索尼和微软都在为客厅娱乐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而像谷歌和苹果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则是用Apple TV、Nexus Q等这样的智能化产品企图向客厅逆袭。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客厅娱乐有其得天独厚的体验优势,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的私人化很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断,更像是一种孤独的娱乐方式,于是客厅反而成为了人们分享,沟通,维系关系的重要场所。

说到客厅,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客厅娱乐方式主要通过遥控器等按键方式进行交互,即使是现在所谓的智能电视,也难逃这样的框架。这种老旧的操控方式面对如今庞大的内容供给显得繁琐不便,与"智能”二字格格不入。在笔者看来,手机和平板的触控操作更为直观,而电视则拥有更好感官体验,便于分享。如果能将二者结合,不失为现阶段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最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想来便是苹果在Apple TV上搭载的AirPlay功能。

通过AirPlay,我们可以将iPhone/iPad上的影音、图片、游戏等内容轻松地分享到电视上,还是熟悉的操作,却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Apple TV 700元人民币左右的售价并不亲民,其提供的诸多服务在大陆并不受支持,仅仅为了AirPlay而购买,性价比不高。

那么有没有其他较为廉价的替代方案呢?寻寻觅觅之下,Link Play这个小玩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个价格不足Apple TV一半的Airplay设备表现究竟如何,咱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外观篇】

Link Play的包装很简洁,除了其本身之外,还有充电线,充电器,HDMI延长线和说明书等标准配件。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Link Play的外观类似U盘,长度和一般的银行卡相当,而宽度只有银行卡的一半左右,十分小巧。其外壳材质为黑灰色工程塑料,由于表面做了磨砂和纹理处理,整体显颇有质感,不会有太过廉价的感觉。中规小巧的造型让它能够与大多数电视相得益彰,不显突兀。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点击淘宝传送链接

【功能篇】

1.连接电视

想要使用Link Play,第一步自然是将其与电视进行连接。

连接方式非常简单,首先插上MicroUSB接口的电源线,然后将HDMI接口插入电视的HDMI槽中,若红色指示灯亮起,则表示连接正常。这时候将电视的信号输入源切换至对应的HDMI接口便可以看到Link Play的主界面。

主界面非常的简洁,唯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供设备访问的IP地址,这个在下文会有具体的介绍。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2.连接移动设备

想要将移动设备上的内容推送到电视上的话,接下来便要将LinkPlay与我们的设备进行连接。而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和局域网连接:

直连:

直连方式适用于首次连接Linkplay,以及家庭中没有无线局域网环境的用户,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想要进行直连的话,我们只需打开iPhone等设备的无线网络,在搜索列表中连接名为“LinkPlay_XXXX"的无线网络即可(如果有默认密码的话则输入1234)。需要注意的是,在直连的方式下,LinkPlay每次只能与一台设备进行配对。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局域网连接:

如果家里搭设有无线局域网环境的话,也可以让Link Play也加入家中的局域网,这样所有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设备都可以与Link Play进行连接,更加方便。

要让Link Play加入局域网,首先要先将设备与Link Play进行直连,然后用浏览器访问屏幕上给出的IP地址,选择想要的网络并加入,接下来只要让Link Play与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下即可。(注意,一旦Link Play加入局域网后,主页面的IP地址会变为其局域网IP,这时候想要对Link Play进行操作的话,要按主页给出的IP为准)。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2.无线内容推送

当我们的设备与Link Play成功连接后,便可以体验其最重要无线内容推送功能。

Link Play内置了AirPlay以及DLNA协议,其中AirPlay协议为iOS专用,功能最强大。而DLNA开放协议则用于支持Android、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统,虽然比起AirPlay稍有不及,但也能够满足视频音乐图片等内容的分享。

AirPlay模式:

那么接下来我们主要看看Link Play与iOS设备配合的表现情况。测试设备为iPad2、iOS6.0.1:

当iOS设备与Link Play连接后,我们双击iPad的Home键,将任务栏向右滑动后,便能在音量调节区域的左侧看到AirPlay的图标,不需要安装任何额外的应用。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在任意的视频、音乐、图片应用中调出这个按钮,并选择Link Play后,便可以将对应的内容推送至电视,享受大屏的震撼体验,又或是和家人一起分享照片等等。

其中视频推送我想应该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功能,在进行试用之后,像PPS、搜狐视频、BiliBili、RushPlayer等主流在线/本地播放器都能顺利地进行推送,在网络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画质也能够很好的还原。

推送成功后,即使我们锁定手中的iOS设备,视频依然能够正常播放,体验良好。不过由于家庭局域网带宽的限制,笔者并不建议通过AirPlay推送容量太大的1080p高清视频。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虽然分享的情况良好,不过LinkPlay在响应速度上的表现似乎就有些不尽人意。具体问题表现在:当我已经彻底退出视频应用,甚至断开了设备与Link Play的连接,但电视上的视频仍在播放,无法响应设备的退出操作,除非重新推送其他的内容,才会终止上一次的操作,这会给用户造成不小的困扰。因为Link Play本身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控制器,当用户的操作得不到响应之后,剩下的只会是迷茫和不知所措。希望厂商能够重视这一点,通过软件更新等方式来进行改善。

从LinkPlay与Apple TV的对比情况来看,就AirPlay推送的流畅程度等方面而言,二者可以说不相上下。不过LinkPlay除了刚刚说过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之外,还缺少Apple TV的“镜像”功能,希望厂商能在后续的系统升级中加入,方便用户推送游戏画面等更丰富的内容。

(注:“镜像”可以理解为AirPlay的进阶功能,分享的内容类型不再仅仅局限于影音图片,而是能够将iOS设备的全局画面,包括主界面,游戏画面等完完整整地推送到电视上)

DLNA模式:

除了支持iOS设备之外,LinkPlay还能够与支持DLNA协议的Android应用,这里我们做简要的介绍:(测试设备:某品牌Android手机,Android OS 4.2.1)

若要在在Android中使用无线分享功能。则需要安装支持DLNA协议的第三方软件,如搜狐视频等等。而想要分享本地的影音图片内容,笔者建议安装iMediaShare这款分享软件,在选择想分享的内容之后,在推送列表里里选择LinkPlay即可。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在DLNA模式中,并非所有的应用都能进行无线推送,是一个不小的限制。不过在视频推送表现上和AirPlay模式不相上下,响应速度也比AirPlay模式来得要好一些。

 

3.系统升级

OTA(Over-the-Air Technology)升级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一起兴起的一种系统升级方式,其特点是便捷,无缝,平滑,让用户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系统更新。Link Play同样搭载了OTA升级,只要将其连上网络,便能够自动检测系统更新,从下载到更新一气呵成,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等待。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

 

【总结】

经过一番体验,虽然在响应速度、镜像功能以及发热量上有所欠缺和不足,但Link Play仍然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因为体验过不少Android机顶盒以及智能电视,遥控器的操作确实不便,无线键鼠在客厅里又显得傻里傻气。而像Linkpaly这样作为娱乐内容的无线传递者,让用户在手机平板上操作后进行推送,不仅快捷,也显得更为智能。更何况现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性能比起各种各样的所谓智能机顶盒要高出不少,能带给我们的娱乐体验也更加的丰富。

Link Play的功能形态颇为新颖,但作为新型产品而言也显得稚嫩,功能不够完善。不过厂商在系统更新上颇为积极,也让我们对其今后的发展颇为期待。如果你想要将手里的精彩与家人,与亲友一起分享,而又不擅长复杂的操作的话,我想Link Play将会是很好的选择。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淘宝传送链接

发表于2013年5月27日 / 其他苹果新闻 / 来源:卡卡西

0人赞过

分享到  

标签:Link Play

转载请注明 《Link Play—客厅无线娱乐传递者》转自同步推资讯 | news.tongbu.com